2025年07月02日 (周三)   2℃~ 20℃   多云
  • 搜索
  • 学习强国
  • APP
  • 综合 公共
    看电视
  • 综合 交通
    听广播
  • 公众号
  • 微博
7505/6/7/8次 公益性“慢火车”里的民生温度
时间:2025-02-06 10:31:05 来源: 阅读量:416

在迈入高铁时代的同时,一趟满载着梦想与希望的绿皮慢火车仍旧穿行于河西走廊,连接着城市与乡村,诉说着不一样的时光故事。这趟“小慢车”就是7505/6/7/8次“乌鞘岭惠民号”,从“黄河明珠”兰州,开往有着“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全程770公里,单程运行14小时18分。

兰州至嘉峪关7505/6/7/8次列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这趟车已经开行了60余年,运送旅客千万人次。列车沿途停靠永登、古浪、金昌等28个车站,票价最低为4元,比很多大巴车票都便宜。由于许多快速列车不停靠这些小站,加上票价便宜,这趟车便成了沿线百姓心中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公交车”。

“慢火车”是“民生便车”,彰显为民初心。公益性“慢火车”保留至今的初衷和目的是降低沿线人民出行成本、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提速。穿行于兰新线的7505/6/7/8次公益性“慢火车”,坚持几十年不调价,逢站必停,车厢配备了装有鞋刷、针线盒、小药箱等的“便民服务袋”及装有钳子、剪刀、捆扎带等的“便民工具箱”,设置了“便民服务台”,售卖沿线土特产,载着沿途百姓往返于城市和乡村深处,风雪不误,沿线村民走亲访友、求学就医、外出务工、回家团圆都离不开这趟列车。

“慢火车”是“团结列车”,促进民族交融。公益性“慢火车”途经地区有裕固族、藏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因为票价低、站点多,慢火车一直都是沿线各民族人民群众多年来出行的首选,同乘一车不仅增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而且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成为了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民族团结的“连心桥”。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今天,公益性慢火车用它的慢串起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线,见证了沿线各民族团结与进步,促进了沿线各民族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慢火车”是“致富快车”,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性“慢火车”并非不能快,而是它立足于沿线人民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有意识地“慢”下来,让更多的人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慢火车”连接着城市与乡村,将沿线人民送往城市实现梦想,也将城市的机遇资源引进乡村,是沿线农副产品走出去的“绿色通道”,是乡村文旅资源的“宣传大使”,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强引擎”。从乌鞘岭到玉门关,公益性“慢火车”跨越深沟险壑,载着老少群众驶入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7505/6/7/8次公益性“慢火车”几十年如一日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见证着沿线人民脱贫致富的沧桑巨变。从脱贫致富奔小康,到积极服务乡村振兴,镌刻时代烙印的公益性“慢火车”承载新的历史使命,不断上演“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温暖故事,向着新生活加速奔跑。


通讯员|陈玉璋 邓海泉

编辑|符晓 赵丽

审核|穆雯娟

终审|张小鹏

编辑:
主办单位 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0~2025 嘉峪关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举报电话:(0937)6220150 邮箱:jygxww@qq.com  ICP备案号:陇ICP备09001133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8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