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故知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爱国情怀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的回响,民族精神的写照。
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常常表现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诗人触景生情,将忧国忧民的愁绪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国家的破碎,令他痛心疾首,花鸟本是悦人之物,此时却因感时恨别而落泪惊心。这种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心。
爱国情怀也体现在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热爱。“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通过描写边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反映了他们为保卫国家而坚守边疆的决心。远离家乡,思念亲人,但为了国家的安宁,只能默默承受孤独与痛苦。这份对故土的深情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诗人的爱国情怀还表现在对民族尊严的捍卫上。“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的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即使身处困境,年老体衰,仍心系国家,渴望能够上阵杀敌,收复失地。他的梦里,是金戈铁马,是奋勇征战,这种为了民族尊严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
爱国,有时是豪迈奔放的壮志豪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满江红》气势磅礴,充满了对敌人的愤怒和对国家的忠诚。他视功名如尘土,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的安危紧密相连,渴望为国家建立不朽功勋。这种豪迈的爱国之情,令人热血沸腾。
有时,爱国又是委婉含蓄的深情诉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看似在诉说夫妻间的相思之情,实则蕴含着对国家的牵挂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动荡的时代,诗人借对家庭的思念,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和责任担当,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在当今时代,我们依然能从古诗词中汲取爱国的力量。当我们诵读这些经典之作时,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代的诗人心灵相通,共同感受那份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这种爱国情怀,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在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我们要以爱国为己任,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还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我们都要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的真谛。
让我们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品味爱国情怀的深沉与伟大,让这份情怀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精神的支柱。愿我们都能心怀爱国之情,为祖国的明天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者|遇故知
终审|张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