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2日 (周三)   2℃~ 20℃   多云
  • 搜索
  • 学习强国
  • APP
  • 综合 公共
    看电视
  • 综合 交通
    听广播
  • 公众号
  • 微博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时间:2024-09-01 08:57:14 来源: 阅读量:8

●陈玉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个体制机制之一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必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抓紧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头重头在“三农”,基础和潜力也在“三农”。尽管我们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这一不平衡不充分突出表现在,从城乡发展格局上看,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看,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依旧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短板。解决好这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农村改革的突破进而带动整体改革向纵深推进,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重要改革方法论。《决定》围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既明确了城乡融合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更指明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路径与方向。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把握重大原则

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决定》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部署要求,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把握重大原则,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殷切期盼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心全意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广大农民共建共享城乡融合发展成果。二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顺应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以更有力的政策举措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三要坚持把县域作为重要切入点,注重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集聚能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四要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从我国国情出发,科学把握发展阶段特征和区域特色,稳妥把握改革时序、节奏和步骤,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路径。

深入落实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各项任务

《决定》从四个方面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部署要求,需要聚焦重点、聚合力量,采取更加务实的措施办法,确保改革有力有效推进。一是在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方面,要注重我国从城镇化率不足转向了城市户籍人口增长较慢的现实,因地制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消除进城落户农民后顾之忧。二是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方面,要注重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承包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民合作经营。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方面,要注重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主产区利益补偿上迈出实质步伐。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四是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要注重严格保护耕地,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大高标准农田投入和管护力度,提高建设质量和标准。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优先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作者单位:市委讲师团)


编辑|艾鹏 赵丹 李多进

审核|穆雯娟

终审|张小鹏

主办单位 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0~2024 嘉峪关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举报电话:(0937)6220150 邮箱:jygxww@qq.com  ICP备案号:陇ICP备09001133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8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