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 (周三)   2℃~ 20℃   多云
  • 搜索
  • 学习强国
  • APP
  • 综合 公共
    看电视
  • 综合 交通
    听广播
  • 公众号
  • 微博
整治形式主义存在的“六大顽疾”刻不容缓
时间:2024-05-11 10:41:53 来源: 阅读量:123

图片

整治形式主义存在的“六大顽疾”刻不容缓

党纪学习教育正在进行,通过学习,我理解学习教育的一个重点是严明工作纪律,端正工作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类行为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和三大优良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结合工作,特别是去地方调研的实际感受,部分地区“形式主义”问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可以说是“六大顽疾”,深深困扰着当地的干部群众。

“复读式”开会,“复印式”转发文。主要表现在单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比如,有的地方开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照本宣科,一级一级复读机般重复,浪费时间;上级发文,下级层层转发,有的仅修改标题,比如《XX关于转发〈XX的通知〉的通知》,低效无用,看着费神,不看浪费。主要原因是开展工作没有结合地方实际,没有真正把心思和经历放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导致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要求“挂空挡”、走过场。

“打卡式”调研,“打桩式”选点位主要表现在调查研究不实,调查点位“花瓶化”。比如,有的调研不讲实际效果,只讲点位覆盖,盲目求全,短短一两天的调研,非要安排十几个点位,刨去路程耗时,每个点位“蜻蜓点水”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走马观花”式,实情摸不准。调研点位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有些负责介绍情况的同志仿佛成了专职“讲解员”,或多或少存在模式化、程序化问题。回顾历史,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对待调研“真枪实干”,越是艰苦年代,越要实事求是,掌握一手资料,发现真正问题。

“表演式”留痕,“拍照式”留资料。主要表现为层层加码压力传导,事事要求指标考核,处处“留痕”证明干过了。比如,上级布置任务,定期检查工作进度,中期考核,最终考核等等,需要一手工作资料证明,这本是必要的工作要求和程序。但有的地方将留痕与考挂钩,因此为了免责,出现了事事建档报表,处处拍照留痕,只为应付检查。感觉我“留痕”了就是干过了,我有汇报材料了就是干好了。 “痕迹”不是“政绩”,工作干好干坏不仅仅是靠汇报材料和图片、视频资料证明,最主要的是看群众的口碑!老百姓的评价!

“挂牌示”服务,“关键时”无人盯。主要表现为形式大于实际,各种造舆论、赶风口、出风头,实际工作效果一般。比如,有的各类XX工作室、工作站、示范点等纷纷成立,示范点位一个接一个、挂牌仪式一场接一场,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活动见报上电视当成主要工作,对建设这个示范点位的初衷和实际效果并不关心,更有甚者,服务对象需要服务或咨询时,找不到人,无法提供应有服务,造成不良影响。作风不实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作风漂浮、贪图虚名,只想出彩不想担责万万要不得。

“应付式”评比,“指标式”分蛋糕。主要表现为基层考核评比压力大,干好工作不如搞好关系。比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往基层压,在清理规范工作之前,有的单位门口挂了好多牌子,一项工作就是一个牌子,是项工作就要弄个评比,搞个排名,再和年终考核挂钩,不干不行、不比不行,基层苦不堪言。评比多,有些地方、部门就搞平衡、分指标,这几个评比你排前面,那几个评比他排前面,分好“蛋糕”,你好我好大家好。看似和谐,实则胡闹。作风不实,不仅增加基层负担,更影响干事创业劲头。

“表态式”工作,“糊弄式”瞎反馈。主要表现为工作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顾左右反馈慢。比如,有的地方开设12345市民热线,接听工作人员态度很好,对反映的问题表示予以受理转办,但迟迟没有回复,或“挤牙膏”式回复。有的面对上级交办的复杂困难任务,一开始,拍胸脯作保证,这事小菜一碟,没问题没问题;干起来,一碰难处就犯怵,事情复杂需研究,不好干不好干;事后汇报,顾左右而言他,干了这干了那,很辛苦很辛苦,其实啥也没干成。

上述顽疾,归根结底,就是工作作风不实,不深入实际、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既折腾干部,又折腾群众。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干部就是要实干。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第十章“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共20条,在2018版条例基础上增写7条,修改6条。党中央重点惩处违反工作纪律的信号强烈,各位引以为戒,务必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编辑符晓 鲁雅梅
审核穆雯娟
终审|张小鹏
编辑:
主办单位 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0~2024 嘉峪关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举报电话:(0937)6220150 邮箱:jygxww@qq.com  ICP备案号:陇ICP备09001133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8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