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认真对照落实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任务,以“六个强化”积极做好就业帮扶,全面助力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
强化高校毕业生向乡村倾斜。统筹组织实施“三支一扶”选拔招募工作,并根据基层实际,将人员全部分配至乡镇、站所等基层单位,开展支农、乡村振兴等服务。全面落实发放生活补贴、应休未休公休假补贴、安家费、取暖费、年度考核奖等补贴发放,及时为在岗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确保“三支一扶”人员在基层“留得住、干得好”。持续加大对“三支一扶”人员的培养力度,组织服务期内“三支一扶”人员赴兰州、高台等地参加能力培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高效开展。积极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建立与产业联动的动态培训调整机制,积极协同邮政、文旅、民政、消防和应急等行业主管部门,引导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符合条件的企业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布局,综合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生产经营需求及劳动者培训意愿,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24人,拨付培训补贴179.04万元。突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鼓励培训机构联合劳务派遣机构、用工企业,对需求量大、专业比较集中、就业方向比较明确的职业,采取“岗位+培训+派遣”的模式开展订单式、嵌入式培训。截至目前,已组织“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劳务派遣用工岗前培训班”等订单式培训班6期,直接带动就业156人,对促进农村劳动者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强化创业扶持政策落地见效。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和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股份公司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优势,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至最高3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400万元。截至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95万元,吸纳带动就业36人。培育优质孵化载体,促进创业服务提质增效,做好创业孵化基地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实地核查、年度考核制度,督促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完善的创业服务。目前,我市正常运营的两家创业孵化基地入孵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1户,吸纳带动就业411人。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线上线下齐发力。构建以市融媒体中心为矩阵式用工求职网络线上供需平台,建立与天水、张掖、平凉、酒泉等兄弟市州的劳务协作对接招聘联盟。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为重点对象,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充分发挥零工市场作用,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收集更新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信息,实现零工市场岗位信息归集、多点联动、统一发布,打造出快速、便捷、精准、高效的零工市场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共有92家次用工单位招聘,提供岗位数2316个次,上岗人数1573人,直播招聘观看量超2.3万人次。
强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激励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机制,对履行缴费义务且达到待遇享受年龄的人员,在发放中央基础养老金和省级基础养老金123元/月/人的基础上,给予145元/月/人的市级基础养老金补贴。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在落实国家、省级确定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适时提高市级基础养老金。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激励机制,在原来每年300-3000元不等的12个缴费档次基础上,增设4000元、5000元两个缴费档次,切实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建立补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激励机制,对愿意提高已缴费年度缴费档次标准的,参保人可按已缴费年度或当前年度缴费档次标准进行补缴。截至3月底,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待遇751.52万元,发放19061人次,发放率100%。
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多点发力。围绕深入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不断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五化”建设,进一步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严厉查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开展2024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全市农民工法治宣传教育日活动。紧盯欠薪投诉反映问题,开展欠薪问题“一案三查”。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项目、核心制度以及工资款拨付情况等,借助大数据手段,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查找欠薪隐患。实现农民工工资支付全过程动态监管,推动实现标本兼治。持续巩固风险管控处置闭环机制,全面接收处理全国和甘肃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欠薪问题线索725条,办结率和清欠率均为100%。
记者丨白艳华 王伟
编辑|韩燕玲 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