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是确定社会治理工作原则的重要依据。
针对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市委鲜明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先行先试、坚持继承创新、坚持系统治理、坚持重心下移的六项工作原则。这六项原则根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吸收了嘉峪关近年来社会治理不懈探索的经验,充分考虑了新时代社会治理实践发展的迫切需求,体现了最高政治站位、兼顾历史现实、协同当下未来的高度统一,在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过程中必须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地予以坚持和体现。
原则者,乃言行所依据之准则。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因为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组织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凝聚共建力量,推动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以引领性标准争当典范;强调坚持人民至上,是因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以人民性方向彰显典范;强调坚持先行先试,是因为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在嘉峪关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变革性实践塑造典范;强调坚持继承创新,是因为继承创新从来都是事物发展的一体两翼,必须在巩固已有社会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实践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制度体系和治理方式,以标志性成果体现典范;强调坚持系统治理,是因为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整体、发展的观点,必须突出社会治理源头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系统性思维创建典范;强调坚持重心下移,是因为基层始终是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关键所在,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四下基层”,提升敏锐发现问题的机制和分层级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基层力量、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以基础性建设树立典范。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要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之路,勇担新时代社会治理使命和任务,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果,奋力打造社会治理“嘉和善治”的典范。
编辑丨秦志杰
责编丨艾鹏